(通讯员 李肖爽)为加强课程建设和改革,促进课堂质量信息化建设,7月2日上午8:30,学院在A333召开课堂质量管理系统测试论证会。副院长刘丹主持会议并讲话,教务处处长张凤秦、信息技术学部主任向文娟、督导办主任黄雄等出席本次会议。
会议就课程质量管理系统为中心,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设计进行讲解。平台研究人员介绍,用户角色分为三个主体,即督导员、授课老师、学生。平台可全程参与课堂的老师教、学生学、督导督等,同时还可以从老师教、学生学、督导督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为课堂教学提供时时统计、分析、教学档案等痕迹管理。
在听取平台建设方对教学诊改平台功能及实施方案的详细介绍后,刘丹副院长指出,建立健全的课堂质量建设机制,在一个平台上完成对课堂纪律与授课质量的一站式记录,通过记录结果进一步影响教师进行日常教学反思,自发促进个人能力提升,是教学诊改落到实处的必要途径。使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将课堂纪律数据与授课质量数据进行量化的可视、可管理,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数据管理与支撑。希望试点学部和平台方加强对接,进一步优化系统方案。
向文娟主任根据用户角色和使用场景分别调用不同功能,就该系统包括备课系统、授课系统、签到系统、任务作品评价系统、技能测试系统、考试系统、答疑系统、教学分析统计系统、班级管理系统、评教系统等进行了提问,并就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如何推进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据悉,目前系统已经处于内测阶段,今年秋季开学正式运行。
教务处相关人员、信息技术学部相关教师、平台建设方业务系统工程师等参与本次会议。